graph TD
    A[开始] --> B[层析滤纸准备]
    B --> C[点样]
    C --> D[展开]
    D --> E[显色]
    E --> F[计算Rf值]
    F --> G[结束]

    %% 步骤注释
    B -->|仪器:铅笔、尺子<br>操作:标记M/O/N点| B
    C -->|关键:毛细管点样,斑点直径≤3mm| C
    D -->|试剂:正丁醇-醋酸-水展开剂<br>注意:原点不可浸入液面| D
    E -->|显色剂:茚三酮丙酮溶液<br>加热温度≤60℃| E
    F -->|公式:Rf=a/b| F

    classDef step fill:#e1f5fe,stroke:#039be5
    classDef key fill:#f0f4c3,stroke:#c0ca33
    classDef note fill:#fff,stroke:#666

    class A,G note
    class B,C,D,E,F step
    class C,D,E key

实验步骤与仪器试剂清单

步骤 操作内容 仪器 试剂/材料
1. 层析滤纸准备 在滤纸距一端2cm处划起点线,标记M、O、N三点,距边缘≥1cm 层析滤纸(9cm×20cm)、铅笔、尺子
2. 点样 用毛细管依次点样:O点(混合液)、M点(丙氨酸)、N点(亮氨酸),每点重复2次,风干后斑点直径≤3mm 毛细管(1mm)、氨基酸混合液、0.2%丙氨酸乙醇溶液、0.2%亮氨酸乙醇溶液、电吹风 氨基酸溶液、混合液
3. 展开 层析缸注入展开剂,悬挂滤纸使原点线浸入液面下1cm,密闭展开至溶剂前沿距顶端3-4cm 标本缸(10cm×30cm)、展开剂(正丁醇:醋酸:水=4:1:5)、细绳/铁丝固定滤纸、计时器 展开剂
4. 显色 取出滤纸标记溶剂前沿,喷洒1%茚三酮丙酮溶液,电吹风加热至紫色斑点显现 喷雾器、电吹风、铅笔 1%茚三酮丙酮溶液
5. 计算Rf值 测量斑点中心与原点距离(a)、溶剂前沿与原点距离(b),计算$R_f = \frac{a}{b}$ 尺子

Image
图 3-3-1 纸层析示意图
A 纸层析装置 B 纸层析滤纸条

  1. 层析缸 2. 滤纸 3. 展开剂 4. 丙氨酸斑点 5. 亮氨酸斑点

关键原理与注意事项

  1. 层析原理
  1. 操作优化
  1. 显色条件

仪器试剂替代方案

思考题参考

  1. Rf值意义 :反映化合物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分配比例,受温度、滤纸类型、溶剂系统影响。
  2. 极性判断 :亮氨酸Rf值>丙氨酸,说明亮氨酸极性更小(疏水性更强),丙氨酸极性更大(亲水性更强)。

更多细节可参考《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手册》或生物化学层析技术指南。

❤️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,谢谢!❤️